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法律學系】專題演講-當鏡頭反轉:男性受害人、紅姐事件與性影像犯罪

【法律學系】專題演講-當鏡頭反轉:男性受害人、紅姐事件與性影像犯罪圖片
【法律學系】專題演講-當鏡頭反轉:男性受害人、紅姐事件與性影像犯罪

法律學系專題演講--當鏡頭反轉:男性受害人、紅姐事件與性影像犯罪

活動日期:114年10月22日 (三) 19:00~21:00

活動地點:東華大學人社一館第三講堂 C109

主持: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系學會

演講:林慈偉(輔仁大學法律學院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)

活動報名網址:https://sys.ndhu.edu.tw/SA/XSL_ApplyRWD/ActAnnounce.aspx?ActID=27787

講者簡介:
林慈偉,高雄大林蒲人,小名慈美。在律師事務所工作過,也曾經在非營利組織當了10年的法務主管。目前是輔仁大學法律學院的助理教授,專攻刑事法、人權法、法與社會等領域。最近在研究的議題有「偷拔套(Stealthing)的刑法問題、男性受害人與性影像犯罪、原住民冤錯案研究、父母受監禁情境下的兒童人權」。一直在學術研究與社會運動之間尋找自己。(詳細經歷及作品,參見研究網站:lintwlaw.com
 
講座內容說明:
2025年,中國南京「紅姐事件」在網路上引發極大爭議。此事件所呈現的,是數位時代中性別暴力、性影像與社群輿論的多重交織。


本講座以「紅姐事件」為起點,嘗試以台灣的刑事法與人權視角回望:若此類事件發生在台灣,可能觸及哪些法律問題?是否構成強制性交、或性影像犯罪等刑事責任?
林慈偉老師將帶領大家回顧台灣近年相關的性影像與隱私侵害案件—從「小玉換臉案」的Deepfake技術,到同志圈TT1069群組的性影像流傳—逐步解析刑法第319條之1等條文在實務上的適用爭議,並以實際判決書為素材,揭示法律如何定義「同意」與「侵害」的邊界。


同時,本講座也將關注被忽視的群體—男性受害人—在司法現場中如何被看待、被懷疑,甚至被消音。透過具體案例與判決書文本閱讀,參與者將了解:
如何判讀性影像犯罪的法律構成要件;
數位時代下影像散布與隱私侵權的法律風險;
以及在面對科技與性別議題時,法律如何保障所有性別的尊嚴與權利。
 
在親密影像無所不在的時代,「被看見」與「被侵害」的界線從未如此模糊。
本講座邀請你一起思考—法律,究竟能否看見每一種受害?

瀏覽數: